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1:07 点击次数:169
关于中医经典方剂
的详细整理,综合其来源、组成、功效、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内容:
一、来源与组成
历史渊源:
小建中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,是温里剂的代表方之一,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、肝脾不和证。
其名称“建中”意为“建立中焦之气”,强调调理脾胃、调和阴阳的作用。
基础方剂组成:
君药:饴糖(30g)——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。
臣药:
桂枝(9g)——温阳散寒,助饴糖补益中焦。
芍药(18g)——养血柔肝,缓急止痛。
佐药:
生姜(9g)——温胃散寒。
大枣(6枚)——补脾益气。
使药:炙甘草(6g)——调和诸药,益气和中。
煎服方法:
传统用法:水煎取汁,兑入饴糖,文火加热溶化,分2-3次温服。
现代用法:可制成颗粒剂或丸剂,便于服用。
二、功效与主治
核心功效:
温中补虚:适用于脾胃虚寒、气血不足之证。
和里缓急:缓解腹中拘急疼痛、四肢酸楚等症状。
调和阴阳:改善虚劳里急、手足烦热等阴阳失调表现。
主治病证:
中焦虚寒证:腹中拘急疼痛,喜温喜按,神疲乏力。
肝脾不和证:心悸、虚烦不宁、面色无华、咽干口燥。
现代应用:
消化系统疾病: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胃炎。
血液系统疾病:再生障碍性贫血。
神经功能紊乱:神经衰弱、功能性发热。
三、临床应用与加减
辨证要点:
腹中疼痛,喜温喜按,舌淡苔白,脉细弦。
加减化裁:
中焦寒重:加干姜增强温中散寒之力。
气滞明显:加木香行气止痛。
气血两虚:加黄芪、人参补气养血。
联合用药:
黄芪建中汤(小建中汤+黄芪):用于气血俱虚证。
当归建中汤(小建中汤+当归):用于产后虚羸、腹痛。
四、注意事项与禁忌
禁忌人群:
阴虚火旺:胃脘灼热疼痛者禁用。
呕吐、中满:痰湿壅滞者不宜使用。
孕妇慎用:因方中含桂枝、生姜等辛温药。
儿童使用:
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,避免不良反应。
五、现代研究与拓展
药理作用:
调节胃肠功能,改善微循环。
增强免疫力,适用于体质虚弱者。
药膳应用:
可加入鸡肉、猪肚等炖煮,增强滋补效果。
六、结语
小建中汤是中医调理脾胃虚寒、肝脾不和的重要方剂,临床应用广泛,但需辨证施治,避免误用。如需个体化方案,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与剂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电竞投注感情骗局是真的吗还是假的呀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